科學界 企業家 工商界人士 體育人士 影視明星 政治界 醫藥界
諾貝爾獎得主 文藝界 流行設計業界 宗教界 人道主義者
科 學 界 |
01 |
|
愛因斯坦(Albert Einstein) 德國理論物理學家,1921諾貝爾年物理學獎獲得者。 |
02 |
|
牛頓(Sir Isaac Newton) 英國物理學家、數學家、天文學家、煉金術師、發明家和自然哲學家,物理學之父。 |
03 |
|
達文西(Leonardo Da Vinci) 義大利文藝復興通才:建築學家、畫家、解剖學家、彫刻家、工程師、發明家、幾何學家、音樂家和畫家。 |
04 |
|
班傑明‧富蘭克林(Benjamin Franklin) 美國作家、記者、科學家、發明家和政治家
|
05 |
|
愛迪生(Thomas Edison) 美國發明家和實業家
|
06 |
|
梭羅(Henry David Thoreau) 美國作家、博物學家及和平主義者
|
07 |
|
拉曼(Sir C. V. Raman) 印度物理學家, 193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
|
08 |
|
萊納斯‧鮑林(Linus Pauling) 美國量子化學家和生物化學家, 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, 因反對地面核試驗﹐又獲得1962年諾貝爾和平獎
|
09 |
|
喬治‧沃爾德(George Wald) 美國生物化學家, 1967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
|
10 |
|
艾薩克‧ 巴甚維斯‧辛格(Isaac Bashevis Singer) 波蘭裔美國猶太作家, 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
|
11 |
|
強德拉賽卡(Chandrashekar Subrahmanyam) 印度裔美國天文物理學家, 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
|
12 |
|
約翰‧雷(John Ray)
英國博物學之父
|
13 |
|
尼古拉‧特斯拉(Nikola Tesla)
塞爾維亞/美國發明家、物理學家、機械工程師和電子工程師
|
14 |
|
斯力瓦薩.拉曼紐揚(Srinivasa Ramanujan)
印度數學家
|
15 |
|
愛德華‧威滕(Edward Witten)
美國物理學家, 菲爾玆獎獲得者
|
16 |
|
布萊恩‧格林(Brian Greene)
美國物理學家和世界最著名的弦理論學家之一
|
17 |
|
維賈伊‧拉吉‧辛格(Vijay Raj Singh)
印度醫學物理學家
|
18 |
|
卡爾帕娜‧喬拉(Kalpana Chawla)
印度裔美國太空飛行員和太空穿梭機任務專家
|
19 |
|
納森尼爾‧伯倫斯坦(Nathaniel Borenstein)
美國電腦學家、工程師﹐多用途網際網路郵件擴充協定(MIME)語言創造者
|
20 |
|
查爾斯‧達爾文(Charles Darwin)
英國博物學家、地理學家和演化論倡議人
|
21 |
|
戴奧堅尼(Diogenes)
古希臘哲學家和宇宙學家
|
22 |
|
畢達歌拉斯(Pythagoras)
古希臘數學家和哲學家
|
23 |
|
亞布杜爾‧卡蘭博士(Dr. APJ Abdul Kalam)
印度現任總統、科學家和工程師
|
24 |
|
艾賽克‧皮特曼爵士(Sir Isaac Pitman)
英國「皮特曼速記法」﹝Pitman Shorthand﹞發明者
|
25 |
|
巴恩斯‧尼維爾‧華勒斯爵士(Sir Barnes Neville Wallis)
英國科學家、工程師和發明家
|
26 |
|
以馬內利‧斯維登堡(Emanuel Swedenborg)
瑞典科學家、哲學家和神祕主義者
|
27 |
|
亞伯特‧山特吉爾吉(Albert Szentgyörgyi)
匈牙利生理學家,因發現維他命C而1937年諾貝爾醫學獎
|
28 |
|
亞歷山大‧馮‧漢伯特(Alexander von Humboldt)
德國博物學家和探險家
|
29 |
|
喬治‧塞里(Giorgio Celli)
義大利昆蟲學家、教授和詩人
|
30 |
|
瑪格莉塔‧哈克(Margherita Hack)
義大利天文學家、作家和政治家
|
31 |
|
馬里奧 ‧托齊(Mario Tozzi)
義大利地質學家和氣象學家
|
32 |
|
翁貝托‧韋羅內西(Umberto Veronesi)
義大利腫瘤科醫生和前衛生部長
|
33 |
|
儒伯特·施爾綴克(Rupert Sheldrake)
英國生物學家和作家
|
34 |
|
道格拉斯·豪夫斯丹特(Douglas R. Hofstadter)
美國物理學家和電腦科學家
|
35 |
|
陳昭妃(Jau-Fei Chen)
華裔營養免疫學先驅
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