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‧佛說「四聖諦」的緣由

  佛陀成道以後,最初為世人宣說佛法,是在波羅奈斯的鹿野苑,為憍陳如等五比丘講說「四聖諦」,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「初轉法輪」。

  而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證悟的內容,是宇宙緣起的真理,只是緣起法則深奧難解,佛陀恐怕驟然宣說,將使尚未起信的眾生望而生畏,所以在初轉法輪時,佛陀以「四聖諦」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,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。

  四聖諦與緣起、三法印構成佛教教義的三大綱領,名稱雖然不同,意義卻是相通的:緣起論的主要內容是十二緣起,而三法印是緣起論的思想基礎,四聖諦則是緣起論的具體型態。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,以後的經論,莫不由此開展出來,因此,我們將四聖諦、緣起、三法印,稱為佛教的根本佛法。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壹‧緣起的意義

  「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。」世間上的事事物物(一切有為法)都不是憑空而有的,也不能單獨存在,必須在各種因緣條件和合之下,才能現起和存在。一旦組成的「因緣」散失,事物本身也就不復存在,這就是佛教所謂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的道理。

  此外,現起和存在的因緣,其本身又各互有生起的因緣。這種看似牽扯不清,複雜而綿密的互動關係,就形成了解釋宇宙萬法生起,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種中道不二、精深微妙的道理,這個道理就叫做「緣起」。

 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、金剛座上,夜睹明星而證悟成佛,他所證悟的便是這個宇宙人生的道理--緣起法。

  「緣起」是佛教的根本教理,也是佛教異於其他宗教、哲學、思想的最大特性。《楞嚴經疏》說:「聖教自淺至深,說一切法,不出因緣二字。」佛經上說「一切法因緣生」,就是指緣起。但是,緣起並不是佛陀所創造或制定的,而是宇宙人生本質的、必然的、普遍的理則,佛陀只是發現了這個自然的法則而證悟成佛,然後將這個證悟的道理告訴我們:世間的一切諸法,都是「因」「緣」所生起,主要而力強者為因,次要而力弱者為緣,透過因緣和合,才有一切現象,才有一切法(事事物物)的生起。例如:一粒種子撒在泥土裡,必須施肥、澆水,以及有充足的空氣、陽光,才能長成一棵大樹。其中,種子是「因」,泥土、陽光、空氣等等為「緣」,這些因緣都具足了,才有長成大樹的「果」。

  如果從有情眾生的生命流轉來看緣起,佛陀告訴我們,生命不是由造物「主」所創造的,是由自己造作而成的,並且不是單一原因而來的,它是由「十二有支」因果相續而成的。十二有支又稱「十二因緣」、「十二緣起」,即:無明、行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緣起表現在有情生命的流轉上,稱為「十二緣起」;表現在世間事事物物的生成上,則稱為「因緣所生法」。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壹‧為什麼要受戒

  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,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實踐。佛教徒皈依三寶以後,應該進一步發心受戒。因為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,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。受戒好比學生遵守校規,人民恪守法律一般,不同的是,校規、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,屬於他律;而佛教的戒律,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,屬於自律。即使平坦如高速公路,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,隨時有發生車禍的危險;同樣的,在人生旅途上,如果不持戒,也隨時會有犯過招禍的可能。所以,學佛的人必須要受戒。

  戒,分為出家戒、在家戒。又可分為大乘戒、小乘戒。屬於在家信眾受持的戒有:五戒、八關齋戒、菩薩戒,以下分別略述之。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壹‧前言

  皈依三寶是成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課。皈依以後,就表示自己從此信奉佛教,成為三寶佛法僧的弟子,不再信仰其他宗教。所以皈依三寶是確定信仰目標的表示。一個學佛的人,如果沒有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,即使上香禮拜,也只不過是一個對佛教尊重而有興趣的人,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,就好比一個學生,如果不曾辦理註冊手續,永遠只是個旁聽生罷了。世間上的金銀、真珠、瑪瑙稱為「寶」,那是世間財寶;而佛、法、僧是法身慧命之寶,是出世的財寶。所以,我們學佛修行,首先應該皈依三寶。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壹‧八正道的定義

  「苦」是人生的實相,如何離苦得樂,求得究竟的解脫,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所在。佛陀成道之初,為了讓眾生從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,特別開示了八條進趣聖人之境的修行方法,稱為八正道。

  「正」,脫離邪非,故名為正;「道」,能通的意思,以能通達涅槃的境地,故名為道。循此八正道,可使眾生苦集煩惱永斷,證得涅槃的聖賢境界,因此又稱為八聖道。八正道如同船筏,可使眾生從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,因此又稱為八道船、八筏。

  簡單的說,八正道是八條通往成佛大道的實踐法門,是脫離煩惱痛苦的方法,是佛子正確的修行之道,奉行八正道可以完成學佛的目的。所以,做一個佛教徒,應該要瞭解八正道的意義。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)占察善惡業報經 云 :

爾時,堅淨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:云何開示求向大乘者進趣方便?
地藏菩薩摩訶薩言:善男子!若有眾生欲向大乘者,應當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業。其最初所行根本業者,所謂 : 依止一實境界,以修信解,因信解力增長故,速疾得入菩薩種性。

a)所言一實境界者,謂 : 眾生心體,從本以來,不生不滅,自性清淨,無障無礙,猶如虛空,離分別故。
 平等普遍,無所不至,圓滿十方,究竟一相,無二無別,不變不異,無增無減。
 以一切眾生心,一切聲聞、辟支佛心,一切菩薩心,一切諸佛心,皆同不生不滅,無染寂靜,真如相故。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舊曰四念處,新云四念住。念,即能觀之觀;處,即所觀之境也。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,告訴阿難陀及弟子說:「 我入滅後,汝等比丘,應依四念處安住。」在廣大的佛法中,為何佛只說安住於四念處?這是因眾生有四種顛倒妄見:1. 緣身執淨,2. 緣受執樂,3. 緣心執常,4. 緣法執我。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台東寶篋印大塔抄經裝臟活動,敬邀十方大德共襄盛舉,祈禱世界和平 臺灣第三座寶篋印大塔,預計今年九月在臺東地區落成。諾那.華藏精舍臺北總舍發 起抄經裝臟活動,誠邀十方大德共同發心參與。

   《寶篋印經》云︰「後世若有信男信女及復我等四部弟子,發心書寫此一經典,即准書寫 九十九百千萬俱胝如來所說一切經典;即過於彼九十九百千萬俱胝如來之前,久植善根; 即亦彼諸一切如來,加持護念猶如愛眼,亦如慈母愛護幼子。」「若有眾生書寫此經置塔 中者,是塔即為一切如來金剛藏窣都婆;亦為一切如來陀羅尼心祕密加持窣都婆,即為九 十九百千萬俱胝如來窣都婆;亦為一切如來佛頂佛眼窣都婆,即為一切如來神力所護。」 以此抄經殊勝行,迴向正法廣揚久住,國泰民安,世界和平,法界眾生速證菩提。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61701551_2497492043597175_6899021953433075712_n.jpg

為人處事,真心待人,
.
一切皆恭敬
無有分別心
法門無高下
清淨平等行
.
十方慈悲喜捨心
圓滿清淨平等行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南無地藏王菩薩

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漫談 (夢參老和尚)

  我們要發懺悔心來學習《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》這部經中有一品,叫《懺悔品》,就是要我們懺悔過去的罪業,把罪業懺悔清淨了,有了智慧,你就會知道了。《十輪經》就告訴我們,你過去做些什麼事,現在要受什麼苦難,讓我們知道自己的罪惡、錯誤。

  這次學習《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》,我自己都沒有什麼信心,因為找不到古人的講述,找不到參考資料。就可能說錯話,我們以前所講的經,古人都講過好多遍了,有參考資料可以參考,說錯了,還可以推諉一點;那些大德都是這樣講的,跟我沒有太大的關係,但是這部經別人沒有講過,就推諉不了。

文章標籤

lifemirr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